近年來,IQOS加熱菸在台灣引發熱議,支持者認為其「減害」特性有助戒菸,反對者則質疑其長期健康影響。本文將從科學研究切入,探討加熱煙的潛在風險。
IQOS原理與傳統香菸的差異
IQOS電子煙採用「加熱不燃燒」技術,透過攝氏350度加熱菸草,加熱不燃燒菸相較於傳統紙菸(燃燒溫度達800度),能減少焦油、一氧化碳等部分有害物質的生成。
加熱菸仍釋放尼古丁、甲醛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成分,且加熱過程可能產生傳統菸品未有的新化學物質。
健康風險的科學證據
根據2021年系統性文獻回顧(涵蓋全球25項研究):
相對風險降低:
IQOS電子菸使用者的致癌物生物標記(如NNAL)較傳統吸菸者減少50-90%,但高於非吸菸者。
粒線體功能受損:
研究發現IQOS煙霧會干擾細胞能量工廠「粒線體」,導致呼吸道發炎、DNA損傷,長期可能增加**肺癌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**風險。
尼古丁成癮問題:
加熱菸IQOS仍含尼古丁,使用者可能因「低焦油」認知而增加使用頻率,反而加重依賴性。
國際觀點與台灣現況
世界衛生組織(WHO):
明確指出「加熱菸並非無害」,且缺乏長期安全性數據,不建議作為戒菸工具。
台灣衛福部:
將IQOS歸類為「類菸品」,禁止製造輸入,並強調「電子菸非戒菸正規療法」。
結語
儘管IQOS加熱煙降低部分風險,但其對粒線體的影響與尼古丁成癮性仍不可忽視。對非吸菸者而言,使用加熱煙IQOS並無健康益處;對吸菸者來說,最安全的選擇仍是完全戒除尼古丁。民眾應謹慎評估新型菸品宣傳話術,並優先尋求專業戒菸管道。
發佈留言